西山旅游 品读属于自己人生的春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11 10:43:06
摘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用于西山很合适。几百年来,有多少帝王将相、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在西山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历史的乌丝栏上著下一段段华章。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西山旅游,品读属于自己人生的春秋。
西山旅游
西山的人文积淀,如此丰厚,如此璀璨,似乎每一处山石,每一丛草木,每一条溪流背后,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而“人”则是西山最为珍贵的馈赠,在西山的千载历史中,一个曹雪芹就足以让历史增添浓厚的色彩。
在坐落于黄叶村的曹雪芹纪念馆里,残留着这位文豪生活数十年的痕迹。“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敦诚一首《寄怀曹雪芹》的诗,正描述了这个位于香山东北的卧佛寺的清幽小筑。
在这西山的一隅,春赏百花秋看叶。曹雪芹故居门前有三株老槐树,院内是四间坐北朝南的旧式瓦房。墙上可见后来复制的题诗,其中一句是:“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字里行间,他感慨着一生不平凡的命运。
据说,曹雪芹在写作之余,常在西山转悠,有时去寺观与僧侣谈经说道,有时与友人登碉楼评诗论赋;有时扎些个风筝,有时喝几盅小酒,西山给了他诸多精神愉悦与创作灵感。而这样的西山,又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依然如故。
醉在西山的不仅仅有曹雪芹。就在离曹雪芹故居不到数里的地方,就是赫赫有名的双清别墅。1917年9月,京冀突发洪水,约635万人受灾。这时,曾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熊希龄在香山兴建了香山慈幼院,以安置受灾孤儿,并在不远的双清泉边修建了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随后的主人是毛泽东,在这里,他曾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在这里,决定了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诗句“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梅先生会与夫人福芝芳等人到西山小住,将西山之美与自己的人生凝结在一起。
如今,虽然外界已变化的太多,但走入西山旅游,却仍然能感受到那股让这样多人心驰神往的气韵。西山不语,却让有的人读懂太多,人生的、事业的、起伏的、波澜的,在西山都静下来,唯有历史的积淀。
就在西山边上,八大处梵音弥漫,天著春秋的一栋栋素雅清幽的别墅,在示范着西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