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养老新闻 站内公告 视频中心 人物风采 社会关注 健康讲堂
中华孝道 陈年酒香 保健百科 老年大学 爱心之家 异地养老 项目展示 便利生活
保健器材 健康食材 文化娱乐 保健百科 医疗机构 出行旅游 优秀商家 联系我们
各地新闻:
郑州 周口 济源 商丘 信阳 开封 洛阳 许昌 焦作 漯河 安阳 南阳 鹤壁 新乡 濮阳 平顶山 驻马店 三门峡
当前位置:93岁的他曾是抗日杀奸团里的一员

93岁的他曾是抗日杀奸团里的一员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02 17:05:56

摘要:



    叶于良93岁,1938年加入北平抗日杀奸团,1940年被捕,1945年出狱。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5年10月10日,孙连仲将军在太和殿前接受华北日军投降。叶于良当时也站在太和殿前,一张老照片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如今,叶于良将照片打印了多份,并用专门的文件夹保存,他指着照片上的一个年轻人笑着说:“那年我23岁,看起来还挺帅的。”

    “杀的是汉奸,我没什么好怕的”

    叶于良祖籍福州,爷爷考取清朝功名后举家搬到了北平,父亲在北平当律师,家境殷实。

    加入抗日杀奸团,是受一位亲戚的影响。“那时经常一起聊天,都说怎么怎么恨日本人。”叶于良回忆,那位亲戚便问他敢不敢加入锄奸团,“我说有什么不敢的,就参加了。”70多年过去了,他仍清楚记得当初入团的誓词:抗日杀奸,同心同德,克敌致果。

    1940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让叶于良印象深刻。那天,日本人和伪政府在中山公园开庆功大会。叶于良和团里的成员李振英、冯运修等人打算刺杀到场主持日伪合作的汉奸巨头,目标是华北伪政权机关报《新民报》总编辑吴菊痴。当时,吴菊痴在台上演讲吹捧日本皇军。“冯运修跟我说:咱们上去就把他打死算了。”李振英赶忙阻拦:“不行。你现在一动手,咱们谁都跑不了。还得找偏僻地方下手,保险。”“散会了以后,吴菊痴他们坐着黄包车往南走,我们就跟着去了。”叶于良记得,他们一直跟到石头胡同的同和轩饭庄。当天,评剧演员白玉霜在那儿宴请吴菊痴。“我们就在门口等着,大概一个钟头吧,吴菊痴从里面出来了,还是坐黄包车。”叶于良几个人继续骑车跟着,机会终于出现了。“到新华门外,正赶上有一支出殡的队伍,吹吹打打的,声音挺响。”叶于良说,他们看看周围没人注意,猛蹬几步,接近黄包车。“冯运修对着吴菊痴的太阳穴连开两枪,当时就死了。”因为吹打声嘈杂,枪声并没引起注意,“连吴菊痴的车夫都不知道。”这次刺杀是18岁的叶于良第一次开枪,“有点紧张,不过杀的是汉奸,没什么好怕的。”

    “国难当头,我只有选择忠于国家了”


    在锄奸团的日子,叶于良最遗憾的是没有杀过日本人。他和同伴曾经无限接近成功刺杀川岛芳子,但还是被她逃脱。

    吴菊痴被刺后,北平日伪政府展开“八月大逮捕”。天津一名锄奸团的成员被抓后,汉奸在其身上找到一份名单,上面有叶于良的名字。没过几天,叶于良和同伴在制定和研究袭击日军的路线计划时被捕。日本人和汉奸很快找到叶于良的家,此时父母才知道他在抗日,“他们很吃惊,但也没办法,只能忍受。”叶于良和被抓的同伴被带到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特课,在伪警察局特务课、北大红楼日本宪兵队、狮子胡同的炮局多次过堂。如今,他的左胳膊上仍隐约可见当时被烙铁烫的痕迹,“还有压杠子,让你跪着,用木棍压你腿。”轮番非人的折磨,叶于良硬是挺了过来,没有供出一个同伴。相反,他说的最多的是“抗日没有错”。一名翻译官找到叶于良谈话,“他说中国人不是孝为先吗?你们抗日是不孝,让家人担心。我说你说的没错,但是自古也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国难当头,我只有选择忠于国家了。”看守劝叶于良低头,告诉他激怒日本人会被拉出去枪毙。“我跟他说抗日就是对的,我是抗日,怕什么?”

    1941年初,叶于良被判了无期徒刑。他记得判决时,检察官吼叫着:“你们这群乳臭未干的小孩懂什么?中日是东亚共荣,你们都被骗去抗日了。”

    “9月3日是我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在位于雍和宫旁的河北省第一监狱外地人犯临时收容所,叶于良度过了近5年的监狱生活。在监狱里,犯人每天两顿饭,有时甚至只有一顿,“吃的东西你们现在根本没法想象,而且都是馊的。”叶于良说,由于条件差,不少犯人被饿死。叶于良的家里条件比较好,父母每个月都去探望他,带些吃的、穿的。那几年里,叶于良每天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基本就是被要求面壁。“不过监狱的看守是中国人,管得相对松些。有时我买通他们,能带给我一点书看。”

    日子一天天重复着。1945年8月15日,看守突然跑过来说“日本投降了”。监狱里一阵骚动,叶于良和不少狱友趁乱往外跑,结果发现仍有日本兵看守。无奈,他们又退回各自的监房。又被关了半个月,直到9月3日,日本人打开大门,告诉他们“你们可以走了”。

    这一天,叶于良才真正重获自由。

在老人家的桌上,放着一个装裱过的日历,上面的日期定格在1945年8月15日。老人说,那是志愿者送他的,不过在他心里,“9月3日才是我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如今,老人每个月有3000元退休金。老伴几年前去世后,家人为他找了个保姆照料起居,他每天看看电视、散散步,还学会了上网。闲来无事,他便去网上查看和抗战有关的题材,然后下载,制作成文档。在文字和照片里,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找寻着和过去有关的记忆。

责任编辑 Norma



*最新新闻
*行业指南
*养老产品
 友情链接
惠生活人民网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大公网中原经济网大河网映象网方圆网
中国报道律政在线
养老新闻 站内公告 视频中心 人物风采 保健百科 健康课堂
关于协会 联系我们 协会文化 协会荣誉 广告服务

主办: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    主管:河南省民政厅

豫ICP备15011293号

广告招商热线:4008016826  合作咨询热线:133537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