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家园——记三门峡市老年服务中心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0-26 15:50:19
摘要:
秦 勇
三门峡市老年服务中心,始建于2004年10月,位于春秋路东段48号,与黄河湿地公园毗邻,绿化覆盖率达到60%,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花香四溢,空气清新,交通便利,是三门峡市规模较大的集老人生活、医疗护理、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机构。
服务中心设有对外宣传部、护理部、日间照料中心、医务室、餐饮部、安全保卫后勤保障部等。文娱中心设有棋牌室、阅览室、健身广场、电脑房等,可满足老人各种不同休闲娱乐需求。拥有60间房屋,100张床位,房间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淋浴设施,空调、暖气、呼叫器、有线电视一应具全。室外设有轮椅通道、安全扶手、健身器材等,另配备有公共洗浴室。
公寓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一是呼叫服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房间均设置呼叫系统,老人有需求或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可及时予以帮助。二是医疗服务,服务中心的大夫及聘请的医疗专家为老人做健康检查、常见病咨询、多发病治疗等;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免费体检,制定康复计划,实施突发急症就地抢救及转诊治疗等。三是生活服务,餐饮搭配合理,香甜可口,为老人打水、备餐、送饭、喂饭、洗涤衣服、床单、被罩、整理床铺、保洁卫生等。四是健身服务,中心设有老人专用健身设施,老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或爱好,配合康复计划进行锻炼。五是亲情服务,经常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喜怒哀乐、脾气个性、生活习惯、内心世界,倡导精神养老,尽最大努力让老人保持心情舒畅。六是文化娱乐服务,设有图书室、文娱中心等,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设立多功能娱乐厅,组织各种文娱节目,营造趣味多样的娱乐氛围,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热情、细致、周到、温馨的服务,受到了广大老年朋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员工通则》、《护理标准》、《护理岗位责任制》及《护理岗位奖罚制度》等制度,并细化、量化操作规程。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体现管理,通过服务强化管理,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强化护理员素质,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都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持执业证、健康证上岗;先后派出多批护理人员到北京、郑州等地学习先进养老护理经验。开展月月服务之星评比竞赛活动,在职工中提倡“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职业道德观念,激发敬业爱岗奉献精神,用爱心、耐心、细心为老人们营造颐养天年的乐园。
对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注重精神健康养老。从促进健康老龄化、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入手,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组建书画组、娱乐组、棋牌组,并与社区老年大学和戏曲爱好者互动,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充实了老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对于需要介护的老人,结合其身体状况,根据其肢体、行走、语言、吞咽等不同的等级,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实施个性化康复服务,实现“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让坐着的老人站起来,让站着的老人走起来”工作目标。
成立由入住老人组成的膳食管理委员会,经常征求老人与家属意见,力求饭菜新鲜多样,营养均衡,既迎合多数老人的口味,又兼顾个别老人的特殊要求。对重病老人特殊对待,根据医生的建议,另外为他们加配营养餐。让老人感到服务中心就是他们的港湾,享受家一样的温馨,解除儿女的后顾之忧。
积极与社会各界互动,爱心人士、武警官兵和志愿者团队,多次到老年服务中心为入住老人奉献爱心。三门峡市直工委把服务中心定为市直机关志愿者服务基地;桥西社区在服务中心设立了党员服务点和志愿者服务点;市文明委在服务中心设立了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所有这些既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又宣传了尊老爱老美德,营造了良好的敬老氛围。
目前,服务中心入住率达100%。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中心规模计划扩展到总床位300张,建成三门峡市最大的一所养老服务机构。升级改造后的老年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整体设置休养区、就餐区、活动区、医疗区、户外活动区、洗衣房等区块,为老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服务。
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河南省敬老文明号、三门峡市敬老文明号、河南省养老服务机构示范单位等十数项荣誉称号。董事长段晓霞先后荣获河南省敬老爱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敬老月活动先进工作者、三门峡市十大孝星、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荣誉意味着新的起点,三门峡市老年服务中心将以亲情化养老服务为工作重点,以打造养老服务品牌为着力点,创新发展思路、创新运营机制、创新管理办法、创新服务能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Nor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