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进城务工者如何养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9-25 09:19:10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务工人数与日俱增,而在这群外来务工者中,不乏头发花白的超龄打工者。逐渐步入老龄行列的他们,大多是属于第一代进城务工的人员,他们是如何养老的?近日记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番采访。
能干的工作少
当年他们还是年轻的小伙子、大姑娘,离开了农村来到城市,为的是寻求更好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可如今第一代进城务工者大多开始步入老年的序列,但不少人仍在继续工作,有的是工地上的值班员,有的成为环卫工人,还有的就职于小区物业公司,成了巡逻的保安。采访中,他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年纪大了,活越来越难找,但又不能闲着。”
在龙河路三中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工作的王兴生今年68岁,他已经在环卫部门工作了12个年头了。他对记者说,自己原本在石婆店镇务农,也在街道工作过,2003年他和老伴一起来到市区,和儿女住在一起。那时候自己已经56岁了,就在市环卫处找了这份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后来,老伴也来到这里工作了。”王兴生说,“我以前是农民,由于从事过街道工作,所以平时每个月镇上给300多元的补助,老伴是农村妇女,没有养老金。现在我俩从事环卫工作,每人每月1200元的工资,平时生活也还过的去。”据了解,王兴生夫妻俩的日常开销基本来自于俩人的工资。
多以工作来养老
日前,在市区解放路某工地上,记者见到了年过六旬的工地看守员张先生,他已经在这处工地上工作了两年多时间,“打零工,哪儿工程有活就去哪儿。”他当前的工作主要是值夜班,看守工地上的建筑物资及巡逻,“年青的时候就来城里打工,一晃30多年过去了,年纪大了,搬砖扛瓦没劲了,可看物资、巡逻还行。”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对于这笔钱,他除了贴补家用外,还留出一部分固定存进银行,用作未来养老资金,“老伴在饭店当保洁员,我们俩都在打工赚钱。”
他告诉记者,几年前老家在推行新农保,为了将来老了以后能有一份生活保障,他在老家办理了新农保,并根据规定进行缴费,但目前来看,新农合每人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不多,“所以趁着还能工作,多赚点钱,以后养老保障也多了一份。”
对于记者问及今后养老生活打算,王兴生也同样表示,现在年纪还不算大,身体还不错,所以会继续在中转站工作,以后随着年龄增大或者是身体状况不允许了就不工作了。“平时生活紧巴些,多存点钱备用,这样有一点节余,够生活就行。”他说,儿女平时工作也忙,他们想着尽量自己照顾自己,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第一代进城务工者没有养老保险为养老兜底,因此即使年过六十仍在为生活奔波,继续工作来攒些积蓄成为他们为自己的养老准备资金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