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处老人向往的地方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8-26 09:37:11
摘要:
这里有一处老人向往的地方
——记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
现年52岁的下岗女工罗贻荣,自2006年开始,与丈夫一起克服办社会养老院的重重困难,凭着一颗爱心,创办了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并以严格的管理,低廉的收费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扬,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克服困难兴建养老院
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于2006年3月,主要针对社会老人、空巢老人开展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经过近10年的发展,由最开始的40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百十张床位,总投资近三百万元。
硬件建设是养老院的基础,在规范经营中,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不断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先后兴建了食堂,洗衣房,厕所,接待室。在外部环境方面,修整了院内地坪,新建了旧房上的隔热层,对门窗进行更换,室内外粉刷,安装了自来水,门前路面硬化。在室内建设上,建立了老人活动室,进一步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力所能及的为老人创造一个温馨的“家”,让老人们在这里安享晚年。
2000年,院内13间宿舍入住率达到100%。为了解决老人入住困难,在上级主管部门、土地部门、城建部门等各个部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改建了5间住房,缓解了一时的紧张局面,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住房又出现了紧张局面,2012年再次对西面院墙进行了改建,上下两层。目前总床位达100多张,入住率仍为100%。
养老院成为老人向往的乐园
据统计从06年以来,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先后接待老人千余人,不但现有的100多张床位无空床,而且在后边排队等候入住的老人还有一百多人。院内老人年龄最大96岁,年龄最小60多岁,完全不能自理有二十几位。
这些老人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子女有的在外打工,有的经商,他们把父母很信任地托付给护理院,双方都给予了一定的承诺,并签有协议。为了把老人照顾好,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高新聘请专业服务人员进行示范护理,院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干。要求服务人员一定要勤劳、善良、品质兼优,工作有热情、有爱心,能吃苦耐劳不怕脏,并先培训后上岗,达到服务标准后再上岗。并且选送一些优秀服务人员到外地学习培训,取得国家岗位职业技能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养老院得到社会认可
如今,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每个房间中,均配有可供老人休息调节的床和衣柜、床头柜、空调、暖气等生活设施。服务人员每天24小时跟踪服务,每天清理床铺、打开水、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晒被子,餐餐饭菜送到老人手中。为老人洗澡擦身,定期对房间进行消毒。与老人一起聊天、做游戏,为老人做心理疏导。根据老人的饮食习惯,专业的营养师为老人的饮食进行合理安排,每餐都是荤素搭配。力求不仅要居住环境好,生活水平好,更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这种“三好”的原则,成为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的经营标准。近10年来,护理院与入住老人及家属胜似一家人,从未发生过任何矛盾,老人们的子女前来赠送的锦旗挂满了墙。
2012年罗山爱心家园残疾护理院加入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并授予罗贻荣院长“全国2013年三八养老院优秀女院长”荣誉称号。罗贻荣在全国养老福利协会标准化建设培训班的培训中成绩突出,得到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协会主任(全国养老协会秘书长)冯晓丽的赞许,并合影留念。 2014年成为河南省老龄产业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