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曰明的“抗战”情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8-25 10:54:14
摘要:
40年前,他开始寻找抗日英雄,走访先烈后代。回来后,他利用业余时间整理这些故事。1988年退休后,他投入更多时间走访和创作。1998年,第一部30多万字的抗战题材章回小说《齐禹风云》创作完成。前不久,第二部两万多字的抗日题材小说《国恨家仇》又与大家见面了。他就是山东能源重装集团莱芜煤机公司退休干部曹曰明。
今年82岁的曹曰明祖籍山东齐河县。小时候,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鲁西北地区的奸淫掳掠、烧杀抢夺的恶劣行径。从1975年开始,他酝酿以抗战为素材,写一部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长篇小说。
那时,交通条件极为艰苦,连自行车都没有。每到节假日,他便跋山涉水,徒步走遍了齐河、济阳、禹城、乐陵、高唐、临邑等地,寻找抗日英雄,走访先烈后代,记录下当年鲁西北抗日英雄的详细资料。
“被访者都很热情。有时在老乡家里一待就是一天,我常常是含泪边哭边记,听他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抗日的感人故事。”曹曰明动情地回忆道。
走访回来之后,他便在工作之余根据笔记展开创作。“年轻时,记性特别好。我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便伏在茶几上一写就是3个小时。”曹曰明说。
1988年,他退休了,从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走访。为了掌握真实的资料,他专程到济南拜访抗战时期担任齐禹县武工队队长的白光同志。当他把手稿拿给白光时,白光高兴地说:“这么多年了,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写这段历史的人,了不起啊。”白光对他的手稿赞不绝口。同时,从白光那里,他又了解到不少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充实了作品的内容。
1998年,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第一部三十多万字的抗战题材章回小说《齐禹风云》。小说用真实的笔触为读者描绘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爱恨情仇故事,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北地区的斗争场景。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计划推出《寻找英雄》专栏,面向社会征集当年抗日英雄的线索资料。看到公告后,曹曰明将《齐禹风云》手稿寄往中央电视台,引起《东方时空》栏目编导的重视。为感谢曹老的这一举动,中央电视台专程派人登门致谢,并向他赠送了两件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制作的精美雕塑。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曹曰明决定再度创作。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创作,小说《国恨家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主人公孟斌、张耀南等英雄人物为线索,全面讲述了在日寇铁蹄下,鲁西北军民不甘遭受日寇的野蛮侵略,团结一致,一举歼灭了不可一世的日军独立混成旅,并击毙该旅团长少将土屋兵驻的英勇事迹。
为教育后人,曹曰明还将小说自费印刷成册,分发给亲朋好友。他说:“我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写下去,宣传好抗日英雄事迹,更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忘记国耻,以英雄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