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理财更重规划 选择产品时讲究“7短3长”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8-14 09:28:47
摘要:
退休教师方老师: 将“短线理财”进行到底“我正式开始做投资应该算是退休后。”方老师说,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市场。方老师和老伴两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有6000多元,严格遵守“四六”原则理财。40%收入用于生活,60%收入用于投资。“我们都是老年人,投资就更要避免急功近利。”
“做投资需要有好的心态,要分析市场,看准时机。”方老师说,2006年时她购买的基金定投亏损不小,一度让她很懊恼。现在,她把周期较长的定投改为了“炒短”,购买短线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
“每买一个产品,我都要做足功课。”方老师说,她要分析对比发放量、发放周期、收益率以及之前收益情况,才做定夺。
方老师的老伴则喜欢收藏,家里藏了不少字画、瓷器、古玩等。“2008年,收藏市场还可以,我们买了一部分字画,收益达到30%左右。”赚到的钱,方老师先是给自己和老伴买了保险产品,又给孙子投了教育基金,剩下的又投到了短线理财产品上。
“短线产品更适合我,因为我有时间去打理。”方老师说,她会把收藏和“炒短”进行到底。
理财师:老年人选理财产品应“长短”配搭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重庆市分行南坪支行沃德财富中心理财经理、AFP持证人赵晶鑫认为,方老师和老伴都处于退休期,在这个阶段,理财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养老规划和遗产规划。在资产配置方面,大部分资产应该投资于低风险理财产品,在期限上,应该以中短期产品为主,但还是应该有一部分长期产品。基金定投长期看来风险不大,收益可观,应该继续坚持。另外,在理财产品上,也应该长短搭配,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好,但是收益低,长期理财产品收益高,但是流动性差,按照短期长期7:3的比例配置比较合理。在收藏方面,如果自己有鉴定真伪的能力,那收藏不失为一种兴趣投资兼顾爱好,但是如果没有自己鉴别真伪的能力,还是建议将这部分资金投资于分红型保险和年金型保险.,可以兼顾养老和遗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