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短板凸显 让老人住进“康乐园”仍需努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01 09:11:28
摘要:
5月25日晚,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火灾,已造成38人死亡、6人受伤。回顾从郑州市发生的养老院“虐老”事件、黑龙江海伦市联合敬老院纵火案、湖南双峰县养老院恶性杀人事件,到此次鲁山康乐园火灾,频频发生在养老院的惨剧,折射基层养老安全之痛。
养老产业短板凸显 让老人住进“康乐园”仍需努力
养老产业短板凸显 让老人住进“康乐园”仍需努力
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在各类社会资本纷至沓来的同时,当前社会化养老存在的三个“短板”已成为养老安全难以承受之重。
养老院何以变成“鬼门关”
来自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2.12亿,其中15%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5%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迅猛袭来的“银发潮”下,如何实现“老有所养”成为一个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沉重话题。在养老压力日趋沉重而公办养老机构又严重缺乏的现实背景下,社会化养老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唯一的选择。
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和市场机遇的刺激下,各类社会化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然而,就在养老日益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的同时,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养老资源分布不均衡、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亟待解决。
“朝阳产业”尚存三大“短板”
—安全隐患风险重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养老机构绝非少数。
—护工管理配套不足。今年3月,发生在湖南娄底双峰县的民办养老机构六旬护工砸死8名失能老人事件,即暴露出民办养老院护工管理的隐患。
—养老服务法规缺位。宋达说,当前人们法律意识逐渐提升,但养老行业专门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未见“音讯”,不少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协议只是养老院自行拟定,没有规范的格式和法律依据。
让老人住进真正“康乐园”仍需多方努力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张恺悌认为,养老院安全事故频发还因政策落实缺位。
据张恺悌介绍,国家近年来针对养老服务业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其中2010年颁布的《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对养老院建设有严格的规定。但事实上,许多地方并没有认真落实。地方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口重心不重”,责任心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虽然各地针对养老机构的检查每年都有,但却很少认真去抓。“一出事,亡羊补牢抓检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恺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