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强调节食控制,从调理脾胃着手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31 11:34:42
摘要:
肥胖症大多属于脾气虚弱,真气不足,痰湿内停所引起,因为脏腑失调,津液代谢异常,凝结或停滞于体内某些部位,造成肥胖。中医师表示,中医不特别强调严格的节食,而是从脾胃下手,了解自己的体质,从内在改善调养,才能瘦得健康又长久。脾胃可说是百病之源,更是肥胖的元凶,因此中医不特别强调严格的饮食,而是强调体质的改变调养。依体质辩证论治,才能调理体内的失调;根据体质、吃对食物,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吃饱也能不吃胖。根据2013年调查发现,成人过重肥胖率约38%,每10人就有近4人过重或肥胖,年纪愈大、愈胖;2010年调查,有72.9%民众不满意自己的身材。脾胃、体质、饮食是主要关键。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脏器。中医观点认为,肥胖症大多属于脾气虚弱、真气不足、痰湿内滞于体内某些部位,造成肥胖。“脾胃”与消化器官、肠胃功能密切相关,是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脏器。肥胖应透过中医调理,治症非治病,达到疏通经络、健脾益气、调和阴阳等功能。
医师表示,黄豆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清肺化痰等功效,《本草纲目》纪载“豆浆利水下气、致诸风热、解毒气。”《日用本草》“黄大豆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治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