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智能机器人走近中国老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28 09:01:32
摘要:
人脸识别、3d打印机、全景仿真技术、机器鱼、跳舞机器人……5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举行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一项项高科技展示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制的智能移动助老机器人也亮相开放日,并面向公众进行现场展示。据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人员介绍,为应对并逐步满足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该所科研人员利用智能移动机器人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成功研制出助老智能机器人。两种技术有机结合,使得移动机器人不仅能够依赖视觉、超声、陀螺仪等多种传感器,在室内自主运动、回避障碍,并且能够根据传感网络提供的信息,解决室内定位问题,移动机器人随时与无线传感网络通讯,了解“自己在哪里、去哪里”,完成路径规划的任务。
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能与老人实现人性化交互,机器人携带有传感器,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常用的7种肢体动作和手势,可以基本领会人的意图,与人进行互动并协助老人完成搬运重物等任务,老人也可以通过手势达到对机器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效果。目前助老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已经较成熟,有望正式进入市场,服务中国老人。
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压力的增大使许多子女无暇照顾老人,助老智能机器人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迫切的社会需求。据统计,我国2000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和劳动人口与老龄人口的赡养比已经分别达到7%和10:1,已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2025年相关数据将分别达到14%和5:1,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到2040年将分别达到21%和2:1,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专家介绍,我国老龄化社会有以下特征:一是老年人口数量高居世界榜首;二是老年人口有高龄化、慢病化、失能化的表现;三是家庭养老功能相当薄弱,养老相关服务严重不足。